培训首页  >  潜能开发新闻  >  孩子占有欲强,爱抢东西?试试这样引导!

孩子占有欲强,爱抢东西?试试这样引导!

[2020-10-28 09:44:58] 浏览量:360 来源:

天津中科多特儿童专注力培训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

常常会出现这么一个现象:

前一秒还是一起玩的好朋友,

下一秒就为了玩具大打出手。

 

说起孩子抢玩具的现象,

真的是“国际化”难题,

估计没有哪个家长敢说

自己能够从容应对。

有什么方法能改正孩子抢东西的行为呢?

育儿宝典送上四个小妙招!

妙招一:延迟满足。家长可以分析孩子的合理需要,进行不同的延迟满足训练。

妙招二:建立同理心。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阅读绘本等方法,引导孩子换位思考,体验他人感受。

妙招三:提高能力。提高孩子的社交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教会孩子用正确的方式与人沟通,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得想要的东西。

妙招四:正确引导。当出现矛盾时,家长可以先观望等待,再及时制止,切忌当众斥责,学会用平和的方式引导、教育孩子。

孩子为什么会抢东西?

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与大脑额叶的发育有关

大脑额叶是参与抑制过程的重要生理机制,

孩子大脑额叶没有发展好,

对事物难有理性的自控,

例如延迟满足能力不足。


所以碰到别人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或零食,

他们无法马上拿到时,

会做出抢夺的行为。

2.道德意识发展不成熟

 

这个阶段的孩子道德水平不高,

他们只要自己觉得快乐就好,

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

抢东西的行为不是孩子霸道,

只是孩子所处的心智发展阶段,

让他产生了这种行为。

3.和孩子的能力有关

有些孩子爱抢东西,

和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不足有关。

他们的语言能力不足以表达自己的需求,

或者没有掌握很好的沟通技巧,

就会用简单粗暴的“争抢”来解决问题。


4.孩子模仿学习的结果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

又缺乏自我判断,

如果在视频里看到抢东西的镜头,

或者有小伙伴发生过抢别人东西的行为,

孩子很容易会开始模仿这样的行为。


 

当孩子出现抢夺行为时,

家长不可一味批评,

也不可以纵容,

积极引导、正确教养才是的选择。

这几个小妙招,照着做就对了!

方法一:延迟满足训练

家长可以通过玩具等需求,

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训练。



比如家长可以在出门前,

和孩子约定好今天只能一样玩具,

让TA逐渐学会自我控制,学会等待。

或者是孩子想要一个玩具,

需要完成家务后才能“兑换”。

不过对于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困了睡觉等

出于本能的需求,家长应该及时满足。

 

方法二:建立孩子的同理心

可以通过绘本学习、角色扮演等方式,

让孩子获得同理心。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

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感受,

学会换位思考、教会孩子同理心。


 

年龄小的孩子,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

教育孩子抢别人东西是不对的行为。

家长还可以经常和儿童表达自己的感受,

或者替儿童描述他的感受,

让他潜移默化的产生情绪感知的能力。

方法三:训练孩子社交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家长可以问孩子:

“我可以和你一起玩这个玩具吗?”

“我用这个和你换你爱吃的糖果可以吗?”,

通过一些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

渗透社交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之间争抢玩具的矛盾,

其实是为孩子们创造了交往机会,

家长们要善于利用这些机会,

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平时在家里,

家长也可以创设模拟的场景,

让儿童多练习这些社交语言和技巧。

方法四: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

抢东西其实是小孩的一种社会交往,

当家长发现自家孩子抢别人东西时,

家长可以留些时间给孩子双方自己解决,

但如果矛盾升级,

家长需要及时制止,

并且正确引导,

但不要过分强调和大声呵斥。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沟通,

让孩子主动将东西还给原主人,

或者用另一个东西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后,

再将东西还给原主人。

接地气育儿烧脑问题!

实用育儿应对手册!

便捷育儿学习方式!

熊孩子花样百出·育儿宝典绝招倍出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智力开发
  • 记忆力开发
  • 潜能开发
  • 1-2
  • 3-4
  • 5-6
  • 幼儿舞蹈
  • 儿童故事
  • 动手动脑
  • 其他辅导

网上报名

热门信息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