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首页  >  培训新闻  >  康复理疗师新闻  >  马宇兴道长 道医天罡道法治病技术培训 能量道医

马宇兴道长 道医天罡道法治病技术培训 能量道医

来源:

福慧中医培训

    发表于:2023-05-11 16:35:04  

马宇兴道长 道医天罡道法治病技术培训 能量道医

一提到慢性咽炎,人们条件反射般就会想起胖大海,罗汉果之类清咽利喉去火药,却鲜有持久者。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张仲景所创的方子,叫做半夏散及汤,具有祛风散寒、化痰利咽的功效。


慢性咽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不适,或疼、或痒、或干燥感、灼热感、堵塞、发胀、烟熏感、异物感、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呕等。常因受凉、感冒、疲劳、多言等原因致症状。中医认为,慢性咽炎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寒证引起慢性咽炎一般表现为咽干痛,常伴有脾、胃虚寒、胃痛、四肢厥冷、大便稀溏,舌质淡、苍白而滑润,脉迟。女性则通常有经量少、经期紊乱、痛经等,阴盛于内,津液不伤则口淡不渴。这类咽炎患者切忌盲目用清热类的中药服用或饮茶,如用胖大海、野菊花或麦门冬等饮茶。虚热证则通常以心肺肾阴虚火旺为主,主要症状有咽痛、咽部红肿不甚,伴见咽干、痒,目赤,呛咳等阴虚之象。


实热引起慢性咽炎则见咽喉部红肿疼痛,伴见一派胃热之象。脉洪或促、苔薄,苔色黄或灰、黄且厚腻者说明湿热或痰热较重。胃热伤津则表现为咽干且苔色黄厚而干,此类患者忌用扶阳类中药治疗。而虚证一般都依附于其中,寒证体质的患者一般都表现为胃虚或肠胃虚、脾胃虚。


半夏散及汤原方为半夏,桂枝,炙甘草。用以治疗寒咳咽喉,邪气闭郁痰湿阻滞所致慢性咽炎效果甚著。寒结于咽,经气不通,则咽痛;痰阻于咽,则咽痛如有物阻,或咯白痰;寒痰壅滞脉络,则咽部红肿不明显;寒凝津不行,又因寒不伤津,则咽干不欲饮水;舌淡,苔白,脉紧均为寒结之征。其治当散寒通阳,涤痰开结。


方中半夏通阳散结,燥湿开结,利咽散结,散寒降逆,宣泄止痛。桂枝通阳化气,开结化饮,散除风寒。甘草祛痰利咽喉,缓急止痛。


辨证要点为咽痛或干痛,但咽部不红肿或红肿不甚,常伴见恶寒,肢冷,便溏,舌质淡苔白或滑。见恶寒、痰多气逆、苔滑者,酌情加白术,枳壳,茯苓;见舌边尖红或苔黄而尚润,酌情加黄连;苔白腻或厚,酌情加厚朴或石菖蒲;


伴见口渴,酌情减半夏,加川贝母,麦冬;伴见咽干痒声嘶,酌情加枸杞,玄参;痰粘难咯、异物感明显,酌情加桔梗,郁金。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用药以外的护理十分重要。

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减少烟酒和粉尘刺激,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新鲜。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恼郁闷。

在中药世界里,甘草是非常百搭的一味药物,它和温药在一起能驱寒,和寒药在一起能清热,如果用它来止痛,还要再给它找个伴儿,找谁呢?

 

芍药自告奋勇,没想到二者一拍即合,一个千古名方,芍药甘草汤就这样诞生了。

 

芍药甘草汤:白芍12克、甘草12克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张仲景主要用它来缓急止痛,注意,这里面包含了两个信息,一个是缓急,一个是止痛。所以,什么样的人适合用这个方子?一个是火急火燎的人,这样的人总是静不下来,刚一坐下,话还没说上几句,凳子还没捂热呢,又要风风火火去往别处;再一个是有各种疼痛的人,如果疼痛的同时,又心急火燎的,两相一结合,芍药甘草汤就是非常好的止痛药。那么,它能治哪些疼痛呢?具体来讲:

 

,它能治牙痛。你一看这个人捂着半边脸,柔柔弱弱,像林妹妹一样,这样的人用芍药甘草汤,你可能要多斟酌一下。但是如果一个人已经痛到龇牙咧嘴了,讲起话来依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甚至有点暴跳如雷了,恨不得立马好起来,这样的人,赶紧给他喝芍药甘草汤。甘草的性子不用多说,甘润平和,白芍也是非常的内敛,而且它主要入肝经,有柔肝的作用,中医认为,肝为刚脏,肝的火气是很足的,所以一个人脾气急躁的主要原因在于肝,白芍和甘草加在一起,就像一位厉害的推手,能够把坚硬的,有棱有角的变得柔和。

 

第二,它能治头痛。有一种头痛是因为肝血不足,身体里的血属阴,阴不足,阳就失去了制约,本来应该潜藏在水里,现在循经上攻到头部,稍微动一下气,立刻头痛难忍。这种痛大多位于头部的一侧或者双侧,也就是以偏头痛为主。白芍有补血的作用,白芍把肝血补足,肝阳就乖乖潜藏下来,不再作乱。

 

芍药甘草汤对风寒头痛同样有效,《黄帝内经》里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在告诫你要远寒凉。然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往往是背道而驰。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在早上洗头,洗完以后也不吹干,顶着湿漉漉的头发就出门,风一吹,内外因一勾结,血脉受寒而收缩,一收缩就会疼痛,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不通则痛”。这个时候,你就用芍药甘草汤冲服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把风寒发散出去,芍药甘草汤能够让拘紧的,扭曲的,不安的血脉得到放松。一喝下去,头痛就减轻了。

 

第三,它能治胃痛。有一个小娃子,白天零食吃多了,到了晚上,肚子痛的蜷缩成一团儿,在中医看来,也是拘紧之象,凡是拘紧的,就要想到给它松通松通,这也是芍药甘草汤“缓急”的另外一层意思。

 

第四,它能治坐骨神经痛。这种痛,痛起来就像电击一样,可以从腰一直电到脚跟;这种痛,相比于头痛,牙痛,就要严重一些了,所以这个时候你再去用芍药甘草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加重芍药甘草的剂量。应用得当,再剧烈的疼痛也能止住。

 

第五,它能治腿痛。古代医家把芍药甘草汤叫做去杖汤,就是说腿痛,痛的连路都走不了,不得不依靠拐杖,这个方子喝了以后,腿不痛了,拐杖也丢掉了。它有这个神奇的作用,所以叫去杖汤。

 

第六,它能治痛经。痛经大多和体寒分不开关系,因为寒有凝滞、收引的特点,血脉遇寒则凝,你看自然界的溪流,一到冬天就结冰,身体里的血液遇寒也会凝住,运行起来就变得磕磕绊绊,不那么顺畅,这个时候,人的感觉就是痛,还会有血块。芍药甘草汤一进到体内,就能让收缩的血脉得到放松。

 

第七,它能治足跟痛。人到了一定年纪以后会衰老,衰老的不仅仅是容貌,还有筋骨,身上的筋会萎缩,所以很多人发现,和年轻的时候相比,看上去好像变矮了。脚底的筋萎缩了,一走路就痛,芍药甘草汤用上,它能养血柔筋,让筋变得柔软,变得放松,筋脉通畅,腿脚就会恢复力量。

 

芍药甘草汤还能治咽痛、肩痛、心痛、腰痛......好像从头到脚的疼痛都能治,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所以它是不错的止痛良方,通常来讲,吃一到两副就能。不过有时候你也会发现,奇怪,好像效果并没有那么好,为什么,因为你缺一味引经药,引经药就是引路的,就好像迷路的时候找个人带路一样,芍药甘草也会迷路,那个药性啊一直在身体里打转,去不到该去的地方。

 

比如头痛,芍药甘草一下去,怎么才能保证它能去到头部,而不是去到身体其他部位呢?再加一味川芎,古人讲,头痛不离川芎。川芎就是引经药,负责把药性引到头面部。比如胃痛,哪一味药可以把药性引到胃里面去?元胡。古书上说,心痛欲死,速觅元胡。把元胡放到汤药里,对于心胃疼痛,效果非常好。再比如痛经,特别是那种一吃凉果就加重的,加什么?小茴香。小茴香是种子药,种子的药性是往下走的,刚好走到肚腹中去,而且它本身又是一味温性的药物,用来调理虚寒性疾病再合适不过。

 

有了川芎,有了元胡,有了小茴香,芍药和甘草就像长了眼睛的导弹一样,直中病机。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热门课程

  • (韩涛)藏医正骨绝技妇科调理课程培训

    询价

  • 徒手整形小颜术产后修复一指私密技术培训教学授课

    询价

  • 梅山九转火龙针精修班培训班

    询价

  • 马福和奇门遁甲风水病培训

    询价

  • 马福和天罡道法符咒驱病(天医技术)

    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