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首页  >  潜能开发新闻  >  每个被气到吐血的中年老母,都需要修炼的反制绝招

每个被气到吐血的中年老母,都需要修炼的反制绝招

[2020-10-30 20:46:29] 浏览量:102 来源:

博沃思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青春的美就像黎明的太阳,清晨的露水,充满朝气又迷人美丽。

但是对于家长而言,青春期是最让家长感到头痛的阶段。由于荷尔蒙的影响,青春期孩子情绪起伏比较大。既不主动和父母沟通,也不愿意听大人的话,不少父母都为此头疼抓狂。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一书作者关承华老师认为:青春期前的家庭教育、家庭氛围、亲子关系,都对孩子进入青春期,或做了有益的铺垫,或埋下了不良的隐患。理智的家庭教育,平等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走过青春期的重要保证。

青春期孩子为什么这么叛逆?如何才能和孩子建立亲密互信的关系,无话不谈?今天,博沃思家庭教育专家给你四条“黄金法则”。

一、所有青春期的孩子都“不正常”?

家有青春期熊孩子,父母聚在一处难免吐槽熊孩子们令人抓狂的行为:

放学回家,直接进自己的房间,把门一关,不到吃饭时间不出来,而且吃完饭扔下碗筷又回房间;

让TA和父母一起去探亲访友得威逼利诱,好不容易出场还可能一脸不耐烦的倒霉相;

在路上偶遇TA和小伙伴们在一起,TA看着你满脸都写着:我不认识你!别过来给我丢人!

跟TA的对话,要么得到的是“嗯”“还行”“没啥”“老样子”这类漫不经心的应付,要么是吃了枪药似的对抗,要么是任你苦口婆心声泪俱下TA只是呆若木鸡一言不发;

你说东,TA说西;你说早睡,TA要晚起;你说好好学习,TA说玩会儿游戏……

在与青春期熊孩子的相处中,父母最常问的问题之一就是:这熊孩子究竟正不正常?

心理学家带来的好消息是:所有青春期的孩子都“不正常”。

青春期孩子自身正在经历一场从生理到心智的打怪升级,这场战役之艰苦,称之为人生最具挑战的战役也不为过。专心应对这场战役的孩子,每一个都可能有迥然不同的表现。

因此,一个青春期孩子最正常的表现就是“不正常”。他们令父母抓狂的程度大同小异。也许你觉得自己家的熊孩子特别难缠,其实邻居家那个在你看来 “正常”的阳光大男孩可能刚把他爹妈气吐血。

二、青春期孩子渴望独立,脱离父母

博沃思家庭教育专家总结了青春期孩子在与父母相处时的几大特点:

1、自我意识的觉醒

TA特别关注自我,容易陷于自我的小世界,认为自己的经历是如此与众不同,很难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于,身体和心智的成长速度太快,TA时常连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怎么会突然兴高采烈突然又没精打采。而父母则认为孩子过于自私和自我为中心,喜怒无常。

2、与父母的距离感

TA急于与“老东西们”划清界限,一方面,TA格外重视个人私密空间,要与父母保持物理距离;另一方面,TA不愿意与父母沟通,要与父母保持心理距离。而父母却因此感觉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而担心焦虑。

3、奇葩的价值观和行为

TA喜欢奇葩而诡异的玩意,极端的思想、言论和夸张的色彩、声音、服饰……这些满足TA青春期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的心理需求,是一种“独立”的象征。而这些,又恰恰是父母长辈看不顺眼的。

4、理想主义却又缺少经验

TA胸怀大志但苦于无处下手,理想很性感,现实又太骨感,简直要把TA扯成两截。TA知道父母比自己有经验,但要么怀疑父母的经验还中不中用,要么厌恶父母的指导方式让自己颜面尽失,所以宁愿自己的黑暗中痛苦摸索。而父母却感觉这孩子又犟又拧、不听劝、不识好歹。

5、热衷冒险

荷尔蒙让TA感觉精力充沛、无所不能,冒险、违规、不走寻常路,这些都会让TA兴奋不已,而且,TA没来由地坚信倒霉的事不会落到自己身上,“老东西们”的警告都是吓唬人的,偶尔出格不会有不良后果,只会让自己的人生多些传奇色彩,当然TA才不会把自己的冒险告诉父母长辈呢。而在父母看来,孩子游戏在悬崖的边缘,简直是成心跟父母作对。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减少与父母的联系。父母的担心和焦虑也正是源于此:从熊孩子那里能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少,自己发出的信号也基本被熊孩子屏蔽——熊孩子要失控了!

如果能与孩子的沟通渠道的畅通,不但父母可以少些焦虑,也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渡过青春期的重重困难,避免青春的小船触礁甚至沉船。

三、和青春期孩子友好相处的四条法宝

1、倾听他的感受


如果孩子日夜兼程赶期末的大作业和准备期末考试,有一天扛不住了抱怨说:事情太多了,实在忙不过来,要死了。

这时,如果父母马上体贴而自以为委婉地献上自己十余年在工作中所积累的宝贵的时间管理经验,结果,多半换来的是一声长嚎:妈妈!!!我不需要你给我出主意,我只是想要你倾听我的感受!

父母作为有人生经验的一方,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急于给建议、解决实际问题,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而青春期孩子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最关键的是这些问题使他们感觉不舒服、不开心、不痛快,如果能帮他们跨越这个情绪,他们自己就可以找到办法去解决那些问题——当然,有可能他们找到的办法并没有父母给予的办法有效,这也是很多父母急不可待地推销自己的“建议”的原因,但让孩子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也正是青春期孩子获得自我控制权的重要途径。

除了急于给建议,父母常犯的沟通错误还有:给孩子贴标签、死板生硬、急于评价孩子的观念对错。

一出口,要么把孩子的话题封死了,要么,把沟通引向争执。父母要学会使用开放的问题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当孩子知道自己无论说什么,都能得到父母的认真对待和倾听时,自然也就不会拒绝沟通了。

2、勇于示弱

与过去几千年的家长相比,21世纪的父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人生经验的颠覆感。

在我们青春期时,90%以上的信息、技能只能通过家庭和学校获得,家长老师的话跟圣旨等同,生活的小天地不过方圆三、五公里。

而现在的孩子,知道天涯海角发生的事,对很多政治观点、国内外大事件有自己的想法;当父母抱怨他们天天宅在家里不出去结交朋友时,他们会说,他们的朋友都在网上,而且遍布全国,不但陪他玩游戏,还陪他写作业、聊天。

如今17岁的孩子不仅远远超越了17岁的我们,甚至在很多方面也超越了现在的我们。所以青春期的家长可以时常和孩子说:妈妈的一部分人生经验好像已经过时了呢,看样子以后要指望着你来指导妈妈了。

这并不是口头的谦虚或敷衍,而是由衷的感叹。

中国文化中最坑娃的观念就是“父母为大”“父母全能”“父母永远是对的”。这个观念,在造成亲子冲突的原因中大抵可以排第一。

父母放下架子,坦承自己的无知和弱点,并主动向孩子请教,会让孩子感受到自我价值,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认可,既有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更能得到孩子的尊重,从根本上打开与孩子沟通的渠道。

3、避免唠叨,及时认错

父母难免管不住会唠叨,越唠叨,孩子的脖子越拧越歪、白眼仁越翻越大、一侧的嘴角离耳根子越来越近……

说实话,看他们那德性,心里火苗子绝对要噌噌往上窜,但还是最好闭嘴煞车,换上跑步服,出去跑步败火。跑步回来,再对孩子说:妈妈刚才没忍住,又唠叨了,对不起。

所有的育儿专家都告诫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别唠叨!但我们敢说,没有哪个父母没犯过这个毛病。实际上,一个正常的、平凡的父母,必然犯过育儿专家警告过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不犯错误的父母,那是妖孽。

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还不认账,在孩子面前死撑着。青春期孩子有明确的是非观,对父母的崇拜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凡是父母赞成的孩子都反对,凡是父母反对的孩子都赞成。父母犯错却不承认,换来的不会是父母的权威,而只能是孩子的嫌弃——哪怕孩子并没有表现出来。

4、日常陪伴,求助专家

青春期孩子思维发展的很快,接受新鲜事物也比较快,很容易出现思维的混乱以及对事物认知的模糊不清,那其实这段时期家长要做到的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并平等的与孩子沟通。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家长的反感和言语上的冲突,并不是自己的内心不爱家长,而其实是对家长的期待变得更高。

这一次次的冲突就像是对家长的检验,他们期望家长可以理解自己,对自己产生共情能力。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一定不要因为孩子的冲动情绪就选择于孩子保持距离,而是要给予更多的关爱陪伴。

家长要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朋友,至少让孩子这认为,否则他不会和你倾诉,只能和你对着干!

如果自己不是这块料!

就把这个技术活交给专业人士,家庭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

有些家长在认识方面是有误区的,可以花大价钱去给孩子补课,却舍不得花钱去做心理疏导。其实,孩子在青春期真的需要心理疏导,他们需要一个能够倾听心声和烦恼的朋友,如果能够给出可行的意见就最好了!

青春期,对孩子对父母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艰苦战役。

记得多年前看过电影《大河恋》,在布拉德•皮特主演的保罗去世后,他的牧师父亲在教堂说的那段话很让人动容,也让人伤感:那些最亲近我们的人通常是我们最捉摸不透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爱他,我们可以全心全意去爱我们不了解的人。

多一点关爱,少一点要求;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柔软,少一点强硬。

父母可以力争成为孩子成长的加油站,而不要让拧巴的亲子关系成为少年的成长之痛。

愿父母能凭着自己智慧和人生经验,和孩子双双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智力开发
  • 记忆力开发
  • 潜能开发
  • 1-2
  • 3-4
  • 5-6
  • 幼儿舞蹈
  • 儿童故事
  • 动手动脑
  • 其他辅导

网上报名

热门信息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