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首页  >  MBA/EMBA新闻  >  如何「在职考研」?

如何「在职考研」?

[2020-10-22 10:04:22] 浏览量:81 来源:

郑州中鼎教育

我是如何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成功的?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比较关注。在这里我给大家总结我用的几个方法论。因为读者们的考研目标都不一样,所以我不想说我的专业考研经验贴,而是把一些共通的底层逻辑分享给你们。希望帮到你们。

方法论1:保持信息资源畅通

在具体做事情之前,要先把「考研」这件事情弄清楚,把握「考研」这件事情的关键。

比如,考研初复试选拔的目的是什么?就我的理解,考研的关键不是怎么考高分,而是怎么样让自己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目标院校的研究生入学能力要求。985学校为了招到符合自己院校的、的学生,设置了比重不同的初复试形式,复试的考察方法也不尽相同。在获取相关信息资源这一块,我列举了当时我一开始考虑的几个点,仅仅供参考。

目标院校定位:我的考研目的是什么?兴趣是什么?我的理想院校是哪些?未来我想在哪里工作?我的能力与理想院校的要求差距有多大?

22考研在职党们如果不知道如何择校择专业,不知道如何进行高效合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全年全程备考规划,可以咨询链接的老师。专业的老师能帮助根据你自身的条件和情况进行实际分析,提高效率:

22考研高效规划!全程备考规划+择校选专业+名师课!价值499元!限时免费!

资源:搜索目标院校的真题资料,考试的形式,初复试占比等等;运用身边的人脉资源咨询目标院校的招生情况等

可实现性分析:当通过各种途径大概了解了目标院校对研究生的入学能力要求后,我再匹配自己的能力,选择一所自己理想中的,并且具备可实现性的院校。

举个例子,我想通过考研进入985院校, 拥有更加开阔的平台,未来我想继续在珠三角发展,不想离开家乡,那么,我锁定的便是南方的985院校,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虽然不是986,但是也是外语类的名校)。我找了三个学校的真题,以及分别通过朋友认识了对应的在读师兄姐,最后感觉中山大学的题目比较适合我,而且中大复试占50%,对于我比较有利(相对于笔试,我更擅长面试一些),复试18年笔译专业的面试也考了即时复述(我口语还可以,所以感觉这点会有利于我。此外,中大的题型偏向于人文类翻译,而华工偏向于实用类,广外则是金融经济类为多,而我从大三开始便痴迷于文史哲专业,因此,我感觉备考中大,会让我在准备两门专业课考试的时候没那么吃力,决定选择备战中大。这个选择对我来说是最合适的。大家切记根据搜索得出的信息资源,综合选择合适自己的院校。考研也是一场选择。

方法论2:了解自己,清晰自身优弱势

初试如果达不到线,那么就无法进入复试,你连面试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都没有。我当时只有四个月不到的时间,并且白天需要工作,周末经常需要去省外出差,出差通过需要熬夜加班。但是幸运的是, 我不用出差的时候,基本可以准时下班,19.00到家,可是即便如此,我的备考时间还是很有限。因此,我在有限时间内对不同的科目进行不同的时间分配,以让我最终的分数总值可以达到最大——我六成时间分给了政治,二成分给了英文,而最后二成则留给汉语百科。

政治居然占了我最多的学习时间,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那为什么我要这么分配各个学科学习比重呢?因为我十分清楚我自身优弱势。

我十分清楚我的政治底子非常差,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大学也没有花过很多时间在类似于考研政治的政治课上,所以我必须保证我的政治一定可以过线。而最终我的政治考了60(中大的政治线刚好是60),知道成绩的那一刻真的觉得特别幸运!所以请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各个学科能力,做出适合自己的安排,绝对不要去跟随其他人的规划。特别是在职考研的孩子。

我初试总分是377,(院线是370),压线过了。

但是,我当时对复试的信心不是很大,因为我与第一名相差70多分,排名60多(中大最终招30多位)。但是我内心还是坚持抱有复试逆袭的希望,因为我的公共演讲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还可以。 所以3月初我在外地出差时,在学院新发布的复试名单惊讶地在上面看到我的名字时,即便只有一周时间,我也赶紧忙完工作然后买了机票回广东。回去的当天已是周五,直接去了学校附近的酒店,连本科证书也是请朋友提前帮我寄过来的。隔天周六进行复试笔试,周日面试。最终初复试加起来总排名二十多,成功复试逆袭,进入中大了。

我至今想起来,仍然觉得复试像是一场梦,过程很戏剧。无论做什么事情,请大家都先保持信息畅通,结合自己的优劣势,做出对自己最合适的选择。并且,任何时候,都一定不要放弃希望。就像几米说的,有时候在绝望里,我们往往会看到最美的风景。

方法论:3:生命里的每一个点都会最终连成线。

我们现在做的看起来没有用的事情,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产生影响。

我有朋友说,四个月,而且一边工作,你是基础好吧?这一点,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句话: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座孤岛。

前文提过,本科时我从未考虑读研,但是,我其实很喜欢人文学科,以致于大三的时候,我曾经有段时间不断地读各种人文著作(中文或者原著都有),包括《理想国》《利维坦》《菊与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西方哲学史》等,当时的我是纯粹的喜欢,并且好奇,在读书的时候感觉进入了一个很安静的、只属于自己的世界,非常享受。

而当我在职考研时,我才发现,过往的这些无意的积累和沉淀,让我在准备中大的初试时轻松很多。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学科,它其实更是一门人文学科,借助它,我们可以去深入探索人类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精神文明。而这些积累,刚好为我的在职备考的时候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使我可以集中有限的时间去提高我的弱势科目。

考研是一场孤独的旅程,在职考研更容易由于各种事情的影响而导致我们放弃,在初试前一周,我在外地出差,熬夜加班了几天,回来时再过四五天便是初试,当时曾经一度想过放弃,不去初试,但是还是咬咬牙继续坚持下去。而这样的一度想放弃的时刻经常在我备考的时候出现,但是想想自己梦想中的学校,最终还是不断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这个过程不轻松,但是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那么难,只是,一定一定要掌握好考研方法,在自己想放弃的时候,想想那个让你魂牵梦萦的学校:在一个阳光落在树叶上的午后,你捧着书,从宿舍走到教学楼。那时,你不会看到树叶下面那些阴影,你只会感受到阳光的沐浴,心情明朗。你的所有努力,在那一刻,都是值得的。

中鼎希望所有不管在职或者还是学生考研党都能早日上岸~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高中以下
  • 中专
  • 大专
  • 本科
  • 岗位需求
  • 升职加薪
  • 考证
  • 白天班
  • 晚上班
  • 周末班

网上报名

热门信息

温馨提示